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in,前缘误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京师西平侯府。

    匆匆又过了一个寒暑形成被软禁的沐刚默然感慨,去年夏末,他被从云南召回,转眼间又到了夏初。

    已经快一年了,这种漫无止境的幽禁生活不知何时才会停止?!

    和明月踏青赏花、月下竞驰正是去年此时,遥忆云南风光如今也该是-紫嫣红开遍吧?!物是人已非。

    想到被他略施小计所逼走的明月,他的心就隐隐作痛;一班心腹部属皆留在云南,无法互通消息,张恩、胡海等人就算寻得她的下落,也无法告知沐刚——他只有想象明月又回到了蜀中,继续以男装示人,扮演“隐鸿先生”过她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也只有如此,他的心里才能觉得平静好过一点。

    就是因为爱她,才舍不得让她同陷罗网,更何况还是这种朝不保夕,随时可能送命的危险情况。郁郁寡欢的沐刚暗想。

    练武、习帖、看书、静坐这些日子以来,他尝试着以不致于触怒义父的方式排遣寂寥;也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皆在义父的耳目掌握中,稍一不慎便是抄家灭门的大祸。

    惧怕池鱼之殃的公侯士卿们都不敢来探望,顶多只是送些不着痛痒的礼物,西平侯府邸可以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因此,当东宫太子的车驾前导急报皇太子来访时,西平侯的宅邸上下简直人仰马翻。

    换上了正式古服迎接贵客,皇太子标笑吟吟地挽住了沐刚的双手,阻止他大礼参拜。

    “岂有令寿星行礼的道理?!义兄别折煞了标。”皇太子说。

    沐刚讶然想起,是了!今日正是他的生辰太子的一番好意令他感动莫名——现在的他人见人怕,鬼见鬼嫌,也只有宅心仁厚的太子肯雪中送炭。

    黄门飞鞍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心思细密的皇太子为了不落人口实和避免沐刚的麻烦,还吩咐了御厨飞骑送来御席,以特制的保温漆盒盛装,热腾腾的御膳送上时全然不减色香。

    皇太子标不仅人品纯直,就连喝酒也是极为斯文尔雅,绝对不会有划拳、喧闹的场面发生,算得上好酒品,虽然气氛沉闷了点却正恰合心事重重的沐刚。

    直到接近散席时,皇太子标才不经意提起他所送的贺仪中有一幅画轴,希望可供沐刚在闲暇时消遣赏玩之用。

    横竖不过是些名家写意、山水之类,满纸乌云浊雾、水墨晕染罢了;像他这样的“俗人”哪里懂得?!无情无绪的沐刚想。

    诚心道谢后,皇太子的话引起了他的兴趣——

    “说起这幅画得来偶然,画风也颇具新意,虽然不是出自名家手笔,却自有一派豪宕气势令人称奇,愚弟一见立刻便想到请义兄赏鉴——不知云南风景是否果真如此秀丽?!

    若真是如此,只有‘天上人间’可形容。”

    “云南?!”沐刚讶异:“是滇南山水吗?”

    皇太子不觉好笑:“正是。难道天下还有第二个云南吗?”他转首令内侍打开画轴呈上。

    画的是‘云南行旅图——西山春晓’,清新不俗的笔触全不似那些所谓‘名家’的匠气样板,青山碧水、桃红灿漫,彷佛流泻一室青光。

    某种不知名的情愫撞击沐刚的胸膛——这景致!正是他所见过的景观!

    只是一同赏花的伊人已不知身在何方!

    沐刚的情绪翻腾,喉间为之紧缩难言。

    皇太子犹未察觉他的异状,径自说道:“人言:云岭之南皆瘴疠之地,不晓得这位画者是真的亲眼所见呢?还是自行想象妆点?!云南有西山吗?”

    脸色苍白的沐刚悠然开口:“有。名唤‘碧鸡山’,因多彩雉、孔雀而得名当地人直接叫它做‘西山’。”

    “是吗?”皇太子讶然问:“那么这幅画的确‘信有所征’了?!”

    沐刚只能点头,无法做出评论——这幅画的作者画得何其传神!简直像是画下了沐刚以往眼前所见的真实景像。

    “兄长可喜欢吗?”皇太子试探,询问沐刚的赏评意见。

    “好画。”沐刚点头,言简意赅道。双眸恋恋不舍地望着图画,沉入回忆之中。

    皇太子看在眼底,笑逐颜开。义兄能喜爱这幅画实在太好了!也不枉他费了八百两银子搜购而来。

    既然如此,等他回宫后就叫内监再去“古宝斋”中购下其它的作品,好送给义兄解闷皇太子标暗自想道。

    顺利地卖出“西山春晓”这幅画,明月对自己的经济问题便不再那么担心——“古宝斋”给了这幅画二十两的价钱够她省吃俭用花上三、四个月——谢过了为她居中跑腿的莫小三,明月送给了这个老实的年轻人二两银子,皆大欢喜。

    她并不晓得:“古宝斋”以四百两实价卖给了东宫内监,内监们又从中赚了一手,以八百两向东宫太子报价。

    暴利之下,人人争夺“云南行旅图”其它的画作,以求讨好太子。

    另一幅‘翠湖秋色’以五十两卖出时,明月也大感诧异;她知道自己的丹青绘法不俗,可是也没好到“一炮而红”的地步。

    天晓得又是哪一个冤大头前辈子欠她的债,这辈子来还的?!明月耸肩丢过,打铁趁热吧!这些王金贵族的“艺术眼光”不会维持太久的!不趁炙手可热之际加紧作画,那就是不识时务的傻瓜!

    连夜挑灯作画,累得腰酸背痛的明月作梦也不会想到:那个前辈子欠她的‘冤大头’正在西平侯宅邸中成日对着她的画长吁短叹、黯然怀想。

    一同被拘来京里的景春并不像父亲那样不得自由,有东宫太子撑腰,三不五时遣人来接他进宫玩耍,童心未泯的景春很快就和嫡皇太孙允攸——也就是后来的惠帝,混成一团,玩疯了。

    比他小六岁的允攸对景春的仰慕有如高山翰洋,以他为马首是瞻,终日缠着景春津津有味地听他吹擂‘以前’征讨吐番、渡流沙、越贺兰山的功绩,以及云南的热带风情,百蛮文物,南诏古国。

    这些经历是娇养在深宫大内的允攸所羡赞的。

    爱屋及乌,况且景春还是老皇帝登基那年所生的第一个孙儿,龙心大悦的皇帝早疼入心坎里;几年不见生疏了点,也在频繁亲近下重新唤回了老皇帝的回忆。“咳!”老皇帝在没有通报的情况下,悄然来看望孙儿,正好看见景春挑起了允攸扛在肩上玩骑马打仗,急得众内侍跳脚。“小祖宗!别玩了!小心磕到头,咱们一班下人吃不完兜着走!”内侍只差没跪下哀求。

    允攸咯咯直笑,手舞足蹈。

    老皇帝泛起了笑意——君为上,臣为犬马;这是一个好兆头哪!

    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允攸别淘气!小心碰伤了。”

    太祖皇帝虽然对待臣下严酷残忍,但是在孙儿心目中可是最宠溺他的慈祥爷爷,因此,被景春放下地的皇太孙眉开眼笑地奔入老皇帝怀里,撒娇叫道“万岁爷爷!”

    景春赶紧跪下行礼,两个孩子左一句“万岁爷爷”、右一句“万岁爷爷”叫得太祖皇帝心花怒放。

    由老皇帝对待景春的和霭态度,宫人内侍们纷纷揣测:西平侯沐刚已经转危为安了。

    果不其然,当皇太孙允攸被内侍请去午歇时,老皇帝摒退了左右,和沐景春私下密谈了许久。

    “听说,你父亲最近得了几张好画,几时也让朕鉴赏鉴赏?!”老皇帝开门见山问。

    早已安排耳目在府邸里的老皇帝岂有不知道那是‘云南行旅图’的道理?!

    粗中带细的景春极清楚“万岁爷爷”的脾气,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实话实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名画,不过是几张云南景罢了!我也看不出有什么好处?!”

    老皇帝对这个答案显得很满意,似笑非笑问:“想回云南吗?!——正是‘直把他乡当故乡’了。”

    “那倒未必!”察言观色的景春坦率直言:“依我看是‘见画思其景,思景忆其人’。”

    “怎么了?!”老皇帝挑起了好奇心“你父亲在云南有了得意人吗?”

    老人家对儿孙辈的情感之事总是兴味浓厚,关切得紧。尤其是沐刚,从少年时期就一副冷静肃穆的模样,似乎未曾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眼见再一、两年就可能升格当祖父了才闹绯闻?!唔!有趣。

    景春在心中暗念‘阿弥陀佛’才决定爆出内幕——反正他觉得坦白招出来比被奸人中伤来得有益。

    于是他一五一十地招了,从两年前奉父令去请‘隐鸿先生’出芦讲起,到两人细故决裂都说了。

    老皇帝听得有趣,咧嘴而笑:“你是说:这欧阳氏胆识过人,还串通了歌伎骗过了子毅?!呵!”

    听到沐刚以番酒灌醉了她,老皇帝又是笑又是摇头“原以为子毅是实心眼的孩子,没想到也会这种伎俩真不含糊。”

    如此佳人,难怪男子为之心动。

    老皇帝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既然是女人,怎么有办法骑马射箭,还通武艺呢?!”

    “因为”景春吞吞吐吐不敢说欧阳明月有双大脚——已故的马皇后也是一双大脚,因自幼贫苦未曾缠足;给郭子兴当养女时也受尽虐待,像个小女仆似地做活——曾有一年元宵,京城里一群贫嘴缺德的人们在灯笼上画一个骑驴的大脚丑妇怀抱西瓜,写着“淮西妇人好大脚”嘲讽马皇后,令龙颜大怒的朱元璋亲自下令杀光那几条街坊的人,不分老幼无人幸免。

    为此吞吐不敢言的景春在老皇帝叠声催促下才拐弯抹角道:“我猜:是因为这位姨小时候母亲死得早,未及将她缠足”

    霍然明白的老皇帝点头,过了好半晌才说:“大脚有什么不好?旺夫兴家全在妇人的勤俭操作哩!可笑的是:世人胡涂,以人力强揉造作,偏说小脚命好!兵荒马乱时逃命还来不及呢!背着、挑着箩筐里的幼女走不上数里便得丢弃;再不然一家大小都得陪着被虏、送死!有什么‘命好’来着?!下辈子罢!”

    “万岁爷爷说得是。”景春恭敬道。心底晓得父亲的安全无虞了。

    老皇帝又问起了争执的原因,这下子景春就算打死也不敢透露“苦肉计”的真相;一口咬定是父亲负心、有了新欢。

    心底有数的老皇帝不再追究,只是微笑问道:“像欧阳氏这样的女子若做你的继母,你可心服?!”

    “服是服啦!”景春眼珠咕噜直转:“可是这位姨管我好严呢!每日尽逼我读书写字。”

    一听此言,看皇帝更是高兴:频频点头道:“读书好!读书好!”当‘古宝斋’再次透过莫小三向明月购画时,深觉诧异的明月借口亡夫手泽所剩不多,硬是将“银苍玉洱”这幅画作的价钱提高到二百两银子,坚决不肯降价。

    利之所图“古宝斋”勉强应允了;由于金额实在非同小可,老实的莫小三不敢居中传递,一定要明月亲身去交割明白。

    “这么多钱,我要是弄丢了,做上十年白工也赔不起呵!”莫小三说。

    于是青帕包头的“吴寡妇”只得-头露面,雇了莫小三的驴儿,畏缩垂头地到“古宝斋”去交涉。

    “若要俏,三份孝。”这是一些浮滥浪子常挂在嘴边的嘲谑风月行话,意指打扮素净的年轻寡妇特别俊俏,动人邪念。

    也是明月合该倒霉,正好碰上了一个该死的yin滥纨裤子弟——锦衣卫谢指挥使的内侄谢复仁,人称谢七公子。

    正在“古宝斋”内间雅室“赏鉴”据说是元顺帝曾赏玩过的春宫本儿,也不晓得是真是假,谢七正看得嘴角流涎,眼中冒火,偏在议定价钱后转身欲走时看见了一个低头垂睫的俏寡妇正和“古宝斋”的三朝奉说话。虽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强抢良家妇女,色欲熏心的谢七公子还是派人打听明月,须臾便得知了“俏寡妇”的来历。

    形只影单又无亲无故,这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