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in,沧阳书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作品视角独到,人物塑造很成功,语言朴实、干净。  1

    冬天的黎明总是姗姗来迟。

    当一阵刺耳的电铃声把沈文杰从睡梦中惊醒的时候,窗外依然月明星稀。沈文杰拉亮了灯,眼睛却被灯光刺得睁不开,他就朦朦胧胧地看了看表,刚好六点二十分。他妈的,这么早就要起床,简直是折磨人!沈文杰兴趣索然地牢骚了一句,然后懒洋洋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刚要穿衣服,他忽然想起李校长昨天不是到城里去了么,那还起来干什么?于是他又睡了下去。

    沈文杰重新睡下去的时候不屑地哼了一声。本来今天早上他是有早自习课的,学校规定有早自习的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出操,不然就视为旷课,于是,平时大家都只得抖脚抖手地与学生一起去接受晨风的洗礼。

    虽说早上的空气很清鲜,用李校长的话说很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大家却都觉得那滋味实在不好受,神不清气也并不爽。只要一站到那四通八达的操场上,你就会感到有一只只透冰透凉的虫子在使劲咬你的肌肉,噬你的骨髓,仿佛要迟钝你的感觉,要麻木你的神经,使你恨不能来次彻底的脱胎换骨,才能解除这寒冷的侵蚀。

    因此,有早自习的老师都对每日如期降临的隆冬的清晨诚惶诚恐,还没跨出宿舍牙齿就已咯咯咯地打架了。

    这种情形只有李校长不在的时候才不同。大家都无所顾忌,想多睡十分钟就多睡十分钟,想多睡二十分钟就多睡二十分钟,只要不误了正课就行。老师们没有一个是不留念冬晨的热被窝的,所以这种时候大家通常都多睡五十分钟,睡到下早自习。学生更是高兴得不得了,嘻嘻哈哈地冲出校门跑上百把米就可以凯旋而归。于是每逢李校长不在他们也就跟老师步调一致,早睡晚起,彼此心照不宣。

    李黎明经常不在学校,但只有少数几次才是开会或者出差。其实像冷水滩中学这样的小学校,根本就没什么会可开,也没什么差可出。问题是李黎明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卖部,他家和乡里隔着二十多里山路,他的两个娃娃都在上学,老婆又经常生病,还要照顾年迈的父亲,顾此就有些顾不了彼。

    李黎明曾跟乡政府和乡教委反映过很多次,要求调回李家村小学去任教,以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对家里有所照顾。但乡里面那几个酒量很大脾气更大的领导却脸色铁青地警告他私心不要太重,说不能光顾考虑自己,要为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无私地奉献一切。并用那句历史悠久的叫做忠孝不能两全的名言来教育他,坚决不同意他调回去。贺书记还批评他不安心工作,说你每个月七八百的工资还嫌少,是不是要拿一千五你才满足,还开什么经销?

    李黎明生气地说我们没有油水可捞,每个月拿一千五也没你们实际的多。贺书记气得脸发白。李黎明也不去管他,依然隔三差五地往城里跑。

    李黎明虽然经常往城里跑,但他必须要管住他手下那些城里来的老师,不能让他们跑。他就规定老师每请一天假,扣工资十五元。按理说,这制度并非一无是处,而仍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偏偏李黎明心中总想着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他从来不记他本人的出勤,更别提扣工资了。他每个月的工资都有增无减,因为他把扣老师们请假所得的钱又适当地奖给了自己一部分。

    李黎明不在的时候,老师们还经常被教导主任孙卫纪以早退、迟到之类的名目三块五块地扣去一些零花钱。大家气不过,只要李黎明不在就一觉睡到太阳红。对李黎明还始终抹不下面子,对孙卫纪就不必客气了,教导主任,他妈的,什么东西?

    今天早上肯定不会有几个老师起来。沈文杰这样想着,拉熄了灯。

    沈文杰刚把手放进被窝里,那震耳欲聋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广播里播放的是那“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革命宣言。听着这歌声,沈文杰感到有些心惊肉跳,好象自己就置身在红卫兵小将们气动山河的呼声中一样。这是学生集合前常放的一首歌,因为它的位置在磁带的最前面。沈文杰知道值周老师很快就会关掉它,让学生去跑操,以便他自己又很快钻到热被窝里去的。

    沈文杰用被子蒙住头,感到歌声遥远了些,他下定了决心,非睡到下早自习不可。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沈文杰觉得自己好象隐隐约约地听到学生报数和跑出去的声音。接着,世界就沉寂了下来,他又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2

    沈文杰是被下早自习的铃声惊醒的。

    电铃的颤音还没有完全消失,沈文杰已经猛地掀开了被子。他飞快地穿上衣服,从桶里舀了点水胡乱地洗了一下手就向食堂冲去。脸不必洗了,食堂就像战场,去迟一点就只能吃到被掏了心的包子或者是位于蒸笼边缘被水气浸湿了的稀馒头,饭吃了才洗脸或者干脆不洗脸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所以沈文杰就一心想着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包子,一路小跑地冲进了食堂。

    沈文杰一眼就看见蒸笼里已经没有包子了,心便立刻凉了下来。包子是用头天晚上的剩肉剩菜做的,一般每人可以吃一个,极个别速度特快的鬼精灵可以吃到两个。但今早上沈文杰是半个也吃不到的了。

    沈文杰伤感地拿起一个馒头,懒洋洋地咬了一口,然后,又拿起汤勺去舀白菜汤。突然,他的眼睛豁地亮了一下:他发现杨光华坐在他的对面。

    杨光华是乡教委的出纳,一位工作了近三十年,从原来的教委主任退居二线的老革命。他前几天到县城去拨工资,现在既然回来了,想必就会有好消息带给大家。

    果然,还没等沈文杰把那清澈的白菜汤从盆子里舀出来,杨光华就说道:“沈文杰,工资已经拨回来了,你什么时候来领?”

    沈文杰想都没想地说:“第三节课来领,第一节和第二节我有课。”说完看一看大家,都是久旱逢甘霖的样子。

    接着,杨光华便谈起了他去拨工资的经过。如何如何三番五次地去银行守侯,如何如何废寝忘食地造花名册以及如何如何低三下四地求爷爷告奶奶为了大家早日领到工资而不顾个人受委屈丢面子等等,等等。听得大家肃然起敬。待他喝汤时,大伙儿才终于有机会感情饱满地说了声你辛苦了的肺腑之言。

    这时,沈文杰旁边的田锐锋感慨万千地叹道:“哎,这工资是越发越迟了,以前是四五号,后来是十来号,再后来是十六七号,这两个月却拖到二十几号才发!”

    杨光华不以为然地说:“国家有困难,我们要体谅。我们乡是全县工编者按 作品视角独到,人物塑造很成功,语言朴实、干净。资发得最早的乡了,其它乡镇连上个月的都没有发,临溪镇还要过几天才能发九月份的哩!”

    冷水滩乡是全县为数不多的吃粮靠回销、花钱靠救济的特困乡,所有干部的工资全部由县财政拨款,每个月的工资一般都会比其它乡镇发得早一些。这次,大家就真切地享受到了这种好处。

    孙卫纪咕咕咕地喝了一大口白菜汤后,说:“临溪镇每个月有两百多万的税收收入,怎么会连三百多个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去啊?”

    于是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张老师说,听说教师的工资被镇长挪用去买轿车了。王老师说,不是,是书记拿去做生意了。李老师说,才不是呢,是被镇教委主任拿去赌博给输光了。赵老师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知道得很清楚,这笔钱被用去修镇政府办公楼了。一时众说纷纭,整个食堂里人声鼎沸。

    这时,田锐锋提起了有人将临溪镇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反映到地区,地区派工作组下来调查的事。这事已是老黄历,大家都早已听说,但小田讲得更具体些,大家听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人人都长叹短吁地感慨了一番。

    但不管大家如何感慨,一个赤裸裸的事实就是:虽然有广大人民教师不停地反映,有上级部门的调查,据说地区纪委还在镇政府大院开过一次现场办公会,临溪镇拖欠教师工资的现状却没有任何改变。

    大家只能徒伤自己的心。

    乡教委主任韩震若有所思地嚼着包子,默不做声。

    突然,杨光华久经风霜地说:“这些问题我们不要擅自议论,反正我们的已经发下来了,你们拿到手就行了,管那么多干什么?”

    大家一时都无话可说。

    韩震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哎,现在的这些领导哟!”

    随着这一声叹息,大家那暂时被压缩到一块的伤感又重新膨胀起来。大家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

    过了片刻,田锐锋突然问道:“杨老师,听说乡里面要建政府宾馆,要求我们每人捐一笔钱,有没有这回事呢?”

    “是啊,有没有这回事?”一提到这个曾有所耳闻的敏感问题,大家一下子又兴奋起来,关切的目光全都聚集在杨光华脸上。

    杨光华解释道:“这件事一点不假。不久前,乡党委、政府为这个问题专门开了一次会,教委这边,是韩主任和我去参加的。乡政府还专门发了一个文件,文件的名称叫做‘关于要求全乡干部职工集资共建政府宾馆的通知’,文件要求全乡每位国家机关干部捐资两百元,代课教师和临时工每人五十元。并且,从明年一月份起,全乡在职在编的所有干部,每人每月都得借给乡政府两百元,由乡政府统筹使用,三年后一并归还。”说完,中性地看了大家一眼,声音和表情都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什么?”大家目瞪口呆地张着嘴,简直不敢相信。“每月两百元,工资都去了一半,还怎么生活?”

    几秒钟以后,整个食堂便沸腾开了。拍桌子的声音,摔汤勺的声音,顿碗筷的声音,操爹骂娘的声音响成一片。韩震也摇摇头说:“这钱捐得实在不合理嘛!”说完,和杨光华一起腆着营养过剩的大油肚出去了。

    3

    这消息比任何桃色新闻都传得快,等沈文杰、田锐峰、孙卫纪和张王李赵老师在食堂里又发了一通前所未有的牢骚,把书记、乡长、乡人大主席等领导包括他们的远近三代都体无完肤地诅咒了一遍、甚至几遍才走出来的时候,学校办公室前面的草坪上已经站着好几个老师了,他们正在义愤填膺地议论着。

    看到沈文杰和孙卫纪,老师们都围了上来。

    大家站成一圈,纷纷以最恶毒的咒骂发泄着心中的气愤和不平。最后,大家一致提出意见,要提出严正抗议,坚决不领工资,也不进教室去上课。田锐锋甚至提议将学生放到学校外面去宣传,就说乡政府扣了老师的工资,大家连生活费都没有了,无法上课。孙卫纪更冲动,立即就要去把大喇叭放响。沈文杰赶紧制止了他。

    沈文杰提出自己先去领工资,待探明情况后他可以将大家的意见反映给乡教委,先看一看乡教委的态度再说。

    老师们觉得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便都同意了。沈文杰叮嘱大家,不可意气用事,等他回来再说,大家都点了点头。沈文杰便向乡教委走去。

    沈文杰到了乡教委办公室,却没找到韩震,他就走进了杨光华的出纳室。

    沈文杰走进去的时候,冷水滩中心小学的刘杰正在领他们的工资。当杨光华把工资清单递给刘杰签名时,刘杰生气地说:“乡政府任意克扣教师的工资,这简直是目无法纪,太不象话了!”

    杨光华几乎是哀求地说:“小刘,你要谅解我们,这是乡政府下了文件的,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的工资同样也被扣掉了,你们就认了吧。”

    刘杰铁青着脸签了字,杨光华把钱点给了他,连推带劝地把他送出了出纳室。

    沈文杰冷静地看着这一切。等到杨光华把工资清单递给他要他签字时,他说:“杨老师,对这件事,我们学校的老师意见很大,他们不同意乡政府这样做,要求教委向乡政府反映一下。”

    杨光华忧愁地说:“这事我做不了主,我看你们还是向韩主任去反映。不过,工资你们先领了再说。”

    沈文杰坚决地说:“老师们的态度是,如果乡政府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他们坚决不领工资,并且将向有关部门反映。”

    正说着,韩震走了进来。杨光华赶紧说:“这事你向韩主任去反映。”

    韩震问了个大概,就领沈文杰到隔壁他的办公室去谈。沈文杰随着韩震走进了教委主任办公室,在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他简明扼要地向韩震汇报了大家的想法。

    韩震刚把话说完,孙卫纪和乡教委副主任陆材一起走了进来。还没跨进门,孙卫纪就声音洪亮地说:“韩主任,我们学校的老师说要罢课,怎么办?”

    韩震阴沉着脸,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说:“陆副,你和卫纪去乡政府向贺书记和马乡长反映一下。”陆材和孙卫纪便走了出去。

    片刻,乡政府的办公室主任小陈便跑过来喊马国强和杨光华去乡政府开会。沈文杰站起来要走,韩震拦住他说:“你就在这里等我们。”沈文杰只得又坐了下去。

    等了半个多小时,仍不见教委的人回来。沈文杰便站起身来向学校走去。

    一进学校大门,沈文杰就看见老师们正聚集编者按 作品视角独到,人物塑造很成功,语言朴实、干净。在办公室门前议论纷纷。学生在教室里大声读书,也有一两个班的学生在教室里打打闹闹,传出赶集似的嘈杂声。

    沈文杰走了过去,将情况向大家作了说明。大伙儿摩拳擦掌,等待着要向政府官员们讨个说法。

    不一会儿,乡教委副主任陆材拿着一个大笔记本走了进来。他走到大家跟前,说:“贺书记和马乡长说了,你们有什么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党委政府反映,但对罢课的老师,要严肃处理。”

    大家气愤地问:“谁说老师罢课?哪一个老师罢课了?”

    陆材公事公办地说:“这个我不管,你们去向乡政府解释。”说完,掏出笔来登记未进教室去上课的老师姓名。

    学校共有六个班,六位教师都未去上课。这六位教师是:沈文杰、孙卫纪、黄强、肖林、杨玫和关学良。其中,黄强和杨玫请了事假。肖林得了重感冒,现在还在卫生所打掉针。沈文杰和孙卫纪是去反映情况的,属于公事。这样一来,明显地属于要被“严肃处理”的,就只有关学良了。这下可把他吓坏了。陆材走后,他一个劲地直呼上当了,说这样下来大伙都不会有事,而他则肯定要被处分了。他还不停地抱怨,说自己怎么会这么笨,为什么要傻乎乎地跟着大家胡闹。边说边抹起眼睛来。

    大家连忙安慰他说你别怕,我们决不会撇下你不管的。他仍然不停地叹气。

    下午的课当然不可能再不上。大家便一边上课,一边等着看乡政府如何处理这事。

    4

    整个下午,乡政府那边没有任何动静。其间只有关学良被乡教委找去谈过话,但也仅仅只是谈谈而已,乡教委的领导未表任何态,也未作任何解释。一直到下午放学后,吃晚饭前夕,乡教委的会计小文才过来喊沈文杰,说是教委请沈文杰过去一下。大家便有些紧张,屏住气看着沈文杰走出了学校大门。

    乡教委办公室里烟雾缭绕。韩震、陆材、杨光华脸色阴沉地坐在写字台后面。沈文杰走进去时,只有韩震让人分不清喜怒哀乐地说了一个字:“坐。”沈文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韩震、陆材和杨光华坐在他的对面。沈文杰觉得这样子有点像审讯。

    韩震自个儿点燃了一枝烟,吸了一口,说:“沈文杰,我们请你来,主要是想向你了解一下今天上午这件事的经过,希望你如实地告诉我们。”

    沈文杰就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复述了一遍。

    沈文杰讲完以后,陆材停住记录的笔,问道:“这件事,你们原来有没有商量过?”紧接着,他又补充道:“也就是说,今天早上以前,你们有没有商量过。”

    “没有!”沈文杰说“我们是今天早晨才知道这个消息的。”

    “那么是谁组织的?”陆材紧接着问道。

    “没有谁组织,是大伙儿的一致意见。”

    杨光华说:“沈文杰,我们分析了一下情况,意见最先是由你这里反映出来的。所以,希望你不要隐瞒真相,否则,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当然,这我知道,但是,我只能按事实说话,我不能胡编乱造。”沈文杰淡淡地说。

    陆材又问:“那么,你觉得在这件事中,谁的言行比较突出一些?”

    “谁都不突出,刚才我已说过,这是集体的意见。”沈文杰感到有些气愤,这样子简直跟公安局审犯人没什么两样。

    “那为什么意见要由你来反映呢?”陆材又问道。

    “因为大家的工资被扣了,而我是出纳,我来领工资,首先要接触到这个问题。如果我不把问题搞清楚,我怎么发工资呢?”沈文杰反问道。

    杨光华又说:“你今天早上说,第三节课来领工资,可为啥子第一节课就来了呢?”

    沈文杰生气地问道:“怎么,杨老师,领工资还得规定具体时间?第一节课就不可以领工资么?”

    杨光华一时无话可说。

    过了一会儿,韩震突然说:“沈文杰,这件事,你是知情人,要是你不说,组织者就是你,你要对这件事负主要责任!”

    沈文杰生气地说:“韩主任,你这话未免太武断了,你这是什么逻辑?难道知情人就是组织者,就是领导吗?举个例子,你们教委的许多事情,是你们四个人〔教委主任、副主任、会计、出纳〕都知道的,但是不是你们四个都是领导?”

    韩震顿时目瞪口呆,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这时,沈文杰发现,杨光华的脸色比原来更黑、更青了。

    沉默了片刻,陆材又说:“沈文杰,你最好不要隐瞒,谁组织的你说出来。”

    沈文杰摊开双手,说:“这件事,本来就没有人组织,你非要叫我说,那你让我诬陷谁去呢?你们是不是要逼供啊?”

    杨光华说:“沈文杰,这怎么会是逼供呢?我们打你、骂你了吗?”

    沈文杰一本正经地说:“杨老师,你不知道,逼供有两种:一种是肉体逼供,一种是精神逼供。”沈文杰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说出个肉体逼供和精神逼供来,事实上,他自己也不清楚这逼供到底有没有肉体和精神的区别,但他的解释却彻底地使杨光华无话可说了。

    又过了一会儿,韩震和颜悦色的说:“沈文杰,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能力也很强,将来前途不可估量啊!整个冷水滩能够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不就只有你吗?可你也不想想,你们也做得太过分了。乡政府作为我们乡的最高行政机关,领导决定了的事,你们怎么能够反对呢?下级服从上级,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嘛!再说,乡里面修建政府宾馆,也是为了让上面来的领导吃好、住好、玩好,只有这样,才能向上面争取到更多资金,我们乡的经济建设才能搞上去。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懂的嘛,你们怎么这么糊涂呢?”

    沈文杰义正词严地说:“韩主任,对官场里的这些是是非非,我们不懂,我们也不想懂。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要是有人搞歪风邪气,违法乱纪,侵犯我们的合法利益,那我们就要坚决反对。并且,我要提醒你们,腐败分子几乎全是领导,领导并不全是公仆,领导里面也有披着羊皮的狼,你们不要一味的屈从于领导的权威。”

    “你,你,你!韩震气得脸发白。沈文杰头也不抬地转身就走出了乡教委办公室。

    食堂门前,老师们正在焦急地等着沈文杰。见沈文杰回来了,大家便围上来问长问短。沈文杰简单地谈了一下经过。大家都很兴奋,觉得沈文杰的话鼓了教师的士气。几个年轻教师说:编者按 作品视角独到,人物塑造很成功,语言朴实、干净。“这些贪官,该骂!特别是乡政府那些寄生虫,纯粹不是人!”

    吃饭的时候,大家通过分析,一致认为乡教委的这几个狗屁领导简直就是猪。这些手段明明是乡政府的人想出来的,却让乡教委出面来处理,教委空得罪人,而乡政府的那些官老爷简直油滑到了极点。大家都说,但这样一来,我们不能直接向乡政府请教,事情就更难办了。

    沈文杰深有同感,他推测,每一个细节都是由教委汇报给乡政府,乡政府再指示教委如何如何办的。今晚的饭,教委的人没有过来吃,沈文杰想,他们肯定是向乡政府汇报去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说不定很快教委就会有新的动作。

    果不其然,还没吃完晚饭,小文就跑进来通知说,晚上七点半,大家到乡教委会议室开会,任何人不得迟到和缺席。

    大家便焦急地等待着七点半的到来。

    5

    乡教委会议室里显得有些拥挤。出人意料的是,贺书记竟然坐在最上面正中的位子上,很公仆很领导的样子。

    沈文杰走进去的时候,贺书记的眼光在沈文杰脸上停留了不短的一段时间,沈文杰坦然地与贺书记对视了一眼,然后撩了撩额前的头发,很有风度地坐了下来。

    沈文杰刚好坐在易芳的旁边。沈文杰坐下去的时候,两人的身体发生了一点轻微的摩擦,沈文杰感到易芳的脸好象不太明显地红了一下,他自己的面颊便也心猿意马地热了起来。

    陆材很客气地发着烟。沈文杰本来不抽烟,但他还是将烟接了过来,点上了火。

    “你抽烟的姿势很不错,有点味道。”易芳轻轻地对沈文杰说。

    “是吗?谢谢你的夸奖,你的话鼓起了我抽烟的信心,如果以后我的烟瘾大起来,你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啊!”沈文杰笑着说。但他不敢说更多的话,像他这样英俊的男孩子跟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挨在一起切切私语,无法不引起别人的注意。现在,他就发现韩震的眼睛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瞟他和易芳。所以,沈文杰就提醒自己,不要跟易芳说得太多。

    会议也就开始了。

    贺书记一身正气地坐在上首发言。他说:“今天晚上,把你们乡中学的全体教师集中起来,开这个会,目的是要加强对大家的思想教育,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水平,使大家能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今天上午发生在乡中学的事件,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事件。这次事件,跟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发生在北京的反革命暴乱,性质是一样的。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在我们教师队伍当中泛滥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说过,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人,包括许多有知识有头脑的人,都丧失了原则。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当我们的建设需要他们牺牲一点个人利益的时候,他们就出来闹事,甚至敢于冲击政府。处处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完全没有了我们人民教师的高尚气质和无私奉献精神。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句话,对我们乡来说,更是至理名言,我们乡最大的失误仍然是教育,特别是放松了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教育。上个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刚刚出版,书都发到大家手中了,中央也作出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因此,乡党委要求,下去以后,乡教委要组织大家及时认真地进行学习,特别要认真学习其中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中国不允许乱、在接见首都军以上戒严部队干部时的讲话等文章,希望大家做一个遵守纪律、服从上级决议、听组织招呼的人民教师

    听到这里,沈文杰讽刺性地哼了一声。这个衣冠楚楚的乡党委书记,竟然把“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说成了“首都军以上戒严部队干部”不知他有没有认认真真地学过邓选?

    沈文杰想,乡中学的老师怎么会走资本主义道路呢?老师们仅仅只是对乡政府以修建政府宾馆的名义克扣大家的工资有意见,而将不同意见反映给上级而已,这难道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当然,大家采取的方式也许有些欠妥,但大伙也仅仅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的罢课!这样一件事,又怎么会跟发生在北京的反革命暴乱性质一样呢?沈文杰觉得不可思议,不知贺书记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将这件事上纲上线到如此高的高度上的?

    贺书记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讲了一段又一段高姿态的政治语言,听得大家浑身起鸡皮疙瘩。他的发言很长,有些话明显地不切实际,但他仍然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讲着,甚至讲得唾沫横飞而仍然忘乎所以。他讲得最多的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两句话,恐怕已经不下十遍了。在大家都已昏昏欲睡的时候,他又强调了一次“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才最后结束了他冗长的发言。

    这时,人群便有些骚动。乘这机会,许多老师就走出去上厕所,咳嗽声也此起彼伏。教委主任韩震看看情势,就宣布休息十分钟。

    沈文杰和田锐锋、孙卫纪、易芳以及其他几位年轻老师来到了街道上。孙卫纪说他想回去加件衣服,问有没有人愿意一道去。

    易芳说道:“孙老师,我穿的衣服比你还少,我都不觉得冷,你这么个大男子汉怎么比我还脆弱?”

    田锐锋一语双关地说:“你坐在沈文杰旁边,当然不会觉得冷啦!沈文杰穿着皮夹克,你怎么会觉得冷呢?”

    易芳脸唰地变得通红,追着要去打田锐锋。沈文杰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等大家重新回到会议室的时候,贺书记已经不见了,韩震坐在贺书记原来坐的位子上。

    看大家都已坐好,韩震装模作样地咳了两声,然后开始发言。

    韩震首先高度评价了贺书记的讲话。他把贺书记的发言定位为对冷水滩乡政治、经济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的重要指示和今后全乡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紧接着,他又站在政治的高度念了一大段口号,重复了贺书记的部分讲话。然后,他说:“乡中学,作为全乡知识层次最高的地方,竟然发生了今天这样的事,这是我们想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这两年来,学校的纪律一直很差,教师工作散漫、拖沓,老师无心教书,学生无心学习,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今后,我们要对学校进行编者按 作品视角独到,人物塑造很成功,语言朴实、干净。整顿,改变学校的学风和校风,使学校变成真正的文明场所

    韩震以严厉的态度批评了学校的工作,强调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指出这次“罢课”事件是一次严重的政治错误,已经违背了党的纪律,他要求老师们回去以后认真反省,吸取深刻的教训。

    这时,田锐锋突然站起来说:“韩主任,我想说几句。”

    韩震态度生硬而尖刻地断然拒绝道:“今晚上的会,不需要你发言!”

    田锐锋气愤地说:“可是我们并没有罢课!”

    韩震的声音里明显地透出不屑的冷气:“我们不搞辩论,有什么意见,你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

    田锐锋气冲冲地坐了下来。

    韩震冷笑了一声。

    沈文杰想,这是什么会?连言都不准发!他又想,幸好法院还允许犯人开口,否则,如果也像这样审案的话,那不知会有多少人被冤枉!

    这时,又听见韩震严肃地宣布道:“明天是星期五,根据乡党委政府领导的指示,乡中学的老师一个都不准回家,全部集中在乡中学会议室学习邓小平文选!”

    教师们顿时怨声四起。这个说星期六我约了女朋友,不回去不行。那个说我妈住在医院里,我还得去照顾她呢。

    韩震却像什么都没听见似的走出去了。

    走出会议室,迎面就是漆黑的夜。沈文杰只觉得眼前一片茫然,简直连路都看不见。

    到了街道上以后,沈文杰迈开大步,想走快一些。但易芳马上就追了上来:“喂,沈文杰,你走那么快干吗?走慢一点嘛!”沈文杰只得放慢了脚步,与易芳一道向学校走去。

    刚走了几步,沈文杰就发现关学良正站在夜来香舞厅门口,默默地看着他和易芳。这时,沈文杰才想起,好象有人议论说,关学良正在追易芳。沈文杰想,糟了,这下,自己不明不白地就成了关学良的冤家了。

    沈文杰用余光瞟了一下易芳,易芳只顾低着头走路,似乎没看见关学良。沈文杰就想,自己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走过去。

    不料,关学良的声音却很响亮地传了过来:“喂,沈文杰,怎么,就要回去了?”

    “是啊,准备回去了。”沈文杰边回答,只得边走过去跟关学良打招呼。易芳却在离关学良还有好几米远的地方就站住了。

    “忙什么哩,玩玩才回去嘛!”关学良一副吊二郎当的样子。说话的时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易芳。易芳淡漠地转过脸去,看着学校的方向。

    沈文杰感到有点尴尬,慌忙说:“不玩了,不玩了。”边说边走。

    走了几步,沈文杰对易芳说:“有个人喜欢你哩。”

    “谁?”易芳转过身来,瞪着漂亮的大眼睛问。

    “你看不出来吗?”不知为什么,沈文杰感到自己的声音有点抖。

    易芳静静地看了沈文杰一阵,低声说:“我不知道。”

    “关学良呀,他一直都在注意你呢!”

    易芳生气地瞪着眼睛,说:“你再胡说,我不理你了。”说完,咚咚咚地独自朝前走去。

    “哎,哎哎,你!”沈文杰赶紧追了上去。

    易芳放慢了脚步,却一声不吭地低着头。

    沈文杰觉得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话说,就沉默着。

    走了几步,易芳突然哽咽起来:“沈文杰,你明明知道我你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沈文杰只得不停地道歉,说自己不是故意的。

    进了校门,没走几步,就到了宿舍楼前。爬上楼梯,第三间就是易芳的宿舍,而沈文杰的宿舍是最里面的那一间——第八间。因此,沈文杰要回宿舍就必须从易芳的门前走过。

    走到易芳门前时,沈文杰像要对刚才的事表示歉意似地说:“易芳,早点休息,祝你睡个好觉!”说完,就要朝前走。

    易芳叫住沈文杰,声音幽幽地说:“你不进来坐一下么?”

    沈文杰感到心颤了一下,慌慌张张地说:“时间不早了,你,你休息吧!”

    易芳一动不动地看着沈文杰,突然说:“沈文杰,我恨你!”说完,一转身走进门去。

    6

    第二天是个嫩阴天,太阳在云隙里若隐若现地穿行着,天空偶尔也透出一点淡淡的阳光来,但很快就会被薄薄的乌云遮盖殆尽。风忽强忽弱地刮着,虽不十分刺骨,但也蕴含着无限寒意,吹在人的脸上、手上,反而觉得特别的冷。

    早餐的情形跟平时没什么两样,只是没人说笑。韩震、杨光华一声不吭地嚼包子,喝白菜汤,老师们也心情忧郁地细嚼慢咽。气氛压抑得使人觉得难受。

    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会议是从八点半开始的。时间还没到,韩震、杨光华,还有会计小文便都来了。他们每人抱着一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陆材还拿着一本厚厚的会议记录。小文拿着三四包“红塔山”目不斜视地穿过老师们的眼光走进了会议室。

    跟所有的会议一样,先把烟拆开,摆好,再把茶杯里的水灌满,小文才坐到座位上去。

    老师们也陆陆续续地走进了会议室。这时,小文便会站起来,从烟盒里掏出一支烟递过去。接烟的人也不说话,接过烟就去找自己的位子,坐下后,便一声不吭地抽起烟来。

    沈文杰看到田锐锋和孙卫纪中间刚好有个空位,就去坐了。这时,易芳走了进来,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沈文杰一眼,便在门边的一个位子上坐了下来。

    这样拖沓了近二十分钟,老师和职工才到齐。韩震简单地讲了几句话,便宣布由杨光华指导大家学习。

    杨光华不慌不忙地掏出那副他平时很少戴的老花镜,安在了大红鼻子上,然后翻开书。韩震、陆材、小文、孙卫纪等人便也将书翻开,用手拿住。

    教师中除了孙卫纪和关学良以外,没有一个人带着邓选。有的人是忘记了带,有的人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