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in,都市公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4章传承

    1989年11月的一天下午,近黄昏时间,李全山笑容满面的从村委会出来,独自走上了通往道观的路。

    因为87年菜籽油和烤烟带来的丰厚的收入,李家村的人们经过努力奋战,通过开荒扩大了油菜和烟草的种植面积。

    如果不是李晨偷偷的制止李全山,搞不好李全山会组织青年突击队毁林造田。

    幸亏林晨发现这苗头后,想起以前在帝国历史上曾经因为盲目开发,导致环境恶劣,如果不是幸运的发现第二颗生命星球,给了帝国补救的机会,帝国差灭绝的历史。连忙给李全山上了一堂环境保护的课,从此给子孙留下一片青山绿水也写入了李家村的村民公约里面。

    同时,因为有了李晨提供的技术,李大山大胆的将附近的一座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荒山清理出来,全部种满了三红梨、无核石榴、四季长果桑、红香果等果树。

    为了缩短果园的回报周期,李全山还特意种植了成熟周期比较短的桃、葡萄、樱桃。按李全山在村民大会上所宣传的:这样做,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助于保护环境,李家村的村民也很快的接受了这一观。

    到1987年年底,虽然果树因为成长期的问题,当年没能产生效益。可仅仅油菜和烟草两项,因为大幅度扩大了种植面积,同时又因为华国行政院再一次提高菜籽油和烤烟的收购价。使李家村菜籽油、烤烟再一次大丰收。达到户均年收入万元,光荣的获得了华国万元户村的称号。轰动一时,还登上《农村日报》、《解放日报》。

    1988年,李家村开始对周边大山进行大规模承包,并在大山深处开辟药田,进行杜仲、黄柏、吴茱萸、厚朴、乌梅、续断、龙胆草、天门冬、葛根等中草药的大规模人工种植。当年人均收入万元,户均十万,全村中收入一千多万,成为西南首富村。引起全国的轰动。

    到1989年,李晨暗地安排香港的棋子无意中来到李家村,与李全山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于是,大山里的水果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香港,并通过香港流向日本、英帝国。因口味甜美、营养丰富、纯绿色天然三大特性,很快的打开市场。

    一批批水果,快速经香港运往世界各地并在最短时间内被热情的消费者一扫而空。当年给华国带来外汇近二千万美金。也让李家村当年全年收入达到了亿元,成为了华国西南边陲有名的亿元村。

    有了钱的李家村村民们,想起李晨的好,心里愈发的愧疚。

    只是李晨终日躲在道观里,找不到发泄口的李家村人们,把一腔热情全部投到了李武虎身上。甚至有人开始给独居多年的李武虎起媒来,直接臊的老爷子再次躲进了道观,一直到这风潮消退才敢露面。

    也许是吸取了以前的教训,村里人除了看着自己鼓鼓的腰包,笑到嘴巴都合不上外,没有像第一年那样闹出各种各样的笑话。

    比如汽车,87年的时候,李家村出现了第一辆东风牌双排座的吨货车,当时是李全山出资购买,实际上专门用来为李家村拉货用。

    李家村的人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有着两排座又带着一个大货斗的车。能拉人、能拉货,非常符合李家村人实用的价值观。到了88年,随着收入的提高,李家村现在可以家家户户都拥有了汽车,出乎其他村子意料的是,李家村人没有选择外面常见的轿车,反而每一个家庭都购买了东风牌同样的吨货车。以至于,东风汽车的人,专门在镇子上建了一个汽车维修。

    到89年的时候,李全山索性在今年将家家户户的货车集中起来,成立了李家村运输队,除了满足李家村自己的日常运输需要外,还对外承接货运订单。

    这很快又成为了李家村的另一个收入来源。一个可以正常的对待财富的李家村,正在逐渐的成长。

    然而,毕竟大家有了大笔的收入,传统的国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居住,特别是89年最后一批作物售出后,李家村不足百户人收入亿元,荷包里爆满的村民们对修建住房的讨论一下子到达了峰。

    年轻人看着山下镇子上最近新建的大瓦房,明窗净几的,特别的羡慕。而老人们虽然也希望改善下居住条件,但祖辈传承下来的老房子毕竟是祖传的家业,推倒建瓦房的话,老人们万分的不情愿。于是在建不建新屋的问题上,李家村的老一辈与年轻人一直僵持不下。

    李全山也想改善下住房啊,毕竟都是几百年的石头屋,光线昏暗,并且冬冷夏热的。于是上山找到李晨,在李全山心目中,晨哥儿是无所不能的,并且李全山觉得,如果老人们知道李晨也同意修建新房屋,那么,本来对李晨抱着感激、愧疚之心的老一辈,肯定不会在修房子这件事上阻挠的。

    李晨没有马上答应,只是示意全山跟着他一直来到村里。

    就这样,李晨在前、李全山在后,两个人缓缓的在村子里的路上走着。一在前一大随后的怪异的队列,很快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于是全村人都从家里出来了,站在自己家院子门口激动的看着很久没有下山的李晨。

    李晨走着,脚下踩着几百年来已经变得光滑无比的青石板路,门前屋后的百年银杏树随着微风轻轻摇着枝桠,像是在欢迎李晨的到来。百年的石头屋历经沧桑,朝外面的石头上留着各种各样的历史痕迹,默默的诉着他们的过往……

    “全山,你觉得,什么样的房子才能代表李家村?什么样的房子才能作为家族传承继续流传百年?”李晨声音很轻很轻,仿佛只是给身后的全山听得,但李家村的全体村民耳边都同时响起了李晨的声音。

    是啊,什么样的房子才能传承?

    村民们纷纷打量着自己祖祖辈辈居住过的老房子,房子虽然陈旧、格局也老了、但是几百年前开始修建,历代祖宗们不断修缮、完善后传到自己手里的,每个角落都留着自己的气息。

    那处豁角,是自己时候幻想着得到了沉香劈山斧,要练习劈山技能,拿自家斧头砍出来的……

    为这事,还挨了老爹一顿好打,现在老爹也去世了,自己也有了孙子,可每次看到这里,心里都觉得老爹就蹲在那里,笑眯眯的看着自己一家人……

    外墙上那团古怪的线条,是自己亲眼看着儿子时候拿石块画上去的,是画的八仙过海,当时自己还笑眯眯的给村里其他人炫耀了很久……

    这房子要是在自己这一辈毁了……

    每个人想到这里,都心里打了一个冷战,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李晨就这样随性的走着,走的很慢,每经过一处房子都会停下脚步来认真的看着,仿佛在观察着一间间稀世珍宝似的。

    由于建筑结构的原因,或者处于防御的考虑,所有的房子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窗户,大多是在石墙上开出一个个婴儿头部大的石空,估计是预留出来的射箭的,反而透光透气的考虑放在了最后。

    李晨皱了皱眉头,想了下,突然对李全山道。

    “全山,你不觉得村里应该通电了吗?拿出钱来,在瀑布那边修个水力发电站,一个机组就可以供上全村人用电了。”

    是啊,有了电灯,拉一下绳,屋子里不就亮了吗,干嘛要因为要扩大窗子而把房子全推了。村里人开始替保留老屋寻找理由。

    “房子里面,把该补的石缝用水泥堵上,毕竟四处漏风,人住的也不舒服。有了钱,衣食住行几件事是必须要办的。否则赚钱干嘛?”。

    就是,这房子如果不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